版权经理人如何牵线搭桥版权贸易
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在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有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仅次于金融业的第二大支柱性产业,2010年其生产总值占全市GDP总量的12.3%,从业人员规模接近100万人。
然而,由于我国版权经理人队伍培养起步较晚,专业版权运营人才匮乏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创意产业快速、高效发展的瓶颈。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目前我国版权经理人队伍又面临哪些问题?在推动版权输出和引进的过程中,版权经理人又该具备怎样的素质?带着这些疑问,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了参加第二届全国版权经纪人、代理人专业实务培训班的部分学员。
架起对外贸易的桥梁
什么是版权经理人,他们在版权贸易工作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北京赛普优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版权部经理刘历励向记者这样描述:“版权经理人的工作好比是一座桥梁,在推动版权输出的同时,又将国外优秀的文化引进来。”通常而言,版权经纪人或者版权经理人就是指从事版权的许可使用或转让以及与版权业务相关的人员,笼统上可分为专业版权代理机构的职业版权经理人和出版社等机构内部的版权从业人员。
据了解,我国国内市场上比较活跃的版权经理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即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版权代理机构的职业版权经理人;知识产权代理机构和律师事务所的专业人员;出版社等机构内部从事版权工作的工作人员;以及国外版权代理机构或出版社等驻华代表等。
另外,版权经理人的业务范围也包括多个方面,如代理国内外著作权人或作品使用者洽谈和签订著作权许可使用或转让合同(如版权的引进和输出、动漫作品和影视作品的改编、汇编作品等);接受委托、代理国内外著作权人或作品使用者解决版权纠纷或进行版权诉讼;代理国内外著作权人或作品使用者收取、转付版权使用费;向国内外作品使用者推荐国内外的优秀作品,组织国内外版权许可使用和转让洽谈会,组织国外版权贸易和版权保护的考察交流活动;向国内外作者、其他著作权人和作品使用者提供有关版权的咨询服务;组织版权贸易或版权保护的宣传普及、研讨和培训活动等工作。
做一个“全能型”人才
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版权经理人?亚洲影视联合会执行委员、中国区总干事张万民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到:“这一职业对从业者的综合素质要求非常高,他们不只是简单的经纪人,还必须具备独特的审美眼光和较强的市场洞察力。”
之前从事版权维权,现在转行做版权经理人的刘历励对记者谈及了自己的切身体会:“要推动版权贸易的发展,首先要有非常扎实的法律功底,不断与时俱进。版权是无形资产,权利人的利益很大程度上主要依赖于法律的保护;其次,要有敏锐的市场触觉。再者,要注意市场资源、市场渠道的开发与累积。”
“一名优秀的版权经理人应当是一个‘全能型’人才,既要懂版权、又要精通外语,还要具备市场营销能力。”张万民表示,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版权经理人,必须具备以下素质:熟悉市场行情,有敏锐的市场嗅觉和市场运作经验;能掌控全局,对整个版权市场及其法律法规、政策导向有清晰地了解;专业知识丰富,了解版权运营的常识,包括国内外的版权交易市场的基本概况;思想创新,在把握大的市场环境的前提下,不断的研究新的服务领域,拓展新的市场,同时以创新的思维方式扩大代理版权的市场占有率;版权经理人还必须是一名营销高手,既要有突出的交际公关能力、还要具备突出的谈判能力和市场推广市场营销策划能力等。
国内专业人才稀缺
随着国内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版权经理人、经纪人逐渐成为当下稀缺的人才资源和热门职业。为培养专业人才,大多数文化创意企业都会为员工提供培训教育,但受限于专业、经验等方面原因,涉及版权运营核心的内容极少。
北京东方雍和国际版权交易中心总经理陈登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专业版权运营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创意产业快速、高效发展的瓶颈,尤其是具备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娱乐等行业跨界运营思路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部分文化企业甚至为创意总监、版权总监开出10万元的薪酬待遇,其稀缺性可想而知。”
对此,张万民也深有感触:“与国外相比,国内版权经理人处境还很尴尬。”在他看来,国内版权经理人还不能称之为“正规军”,缺乏相应的行业规范,专业性不足等是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国外有专门的行业资质和从业培训认证及标准,而国内版权经理人只是做一些简单的版权代理、登记,大多没有经过系统培训,缺乏对于作品版权的购买和销售的眼光。其次,缺乏相应的行业组织去管理和引导版权经理人。在国外,类似的行业组织十分发达,已经形成行业自律性,并且协助政府制定相应的法律和行业规定。再者,国内缺乏有号召力的交易平台和市场平台,导致版权经理人缺少稳定性。我国版权市场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真正意义上的版权市场还没有形成,人才流失现象十分严重。”张万民说到。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版权经理人、经纪人渐成奇缺人才,我国部分高校已计划在相关专业开展版权运营学科的相应课程,多家猎头公司也纷纷将版权经理人、经纪人列入热点关注行业。具备跨行业版权运营思路和经验,熟练掌握版权投融资与贸易技能,能够运用现代版权交易体系达成业务,成为其对相关人才进行考量的主要指标。
队伍建设有待完善
版权经理人才队伍伴随版权市场发展而不断壮大,成为出版业以及相关产业开展版权贸易的重要环节,并且承担国际版权贸易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但由于目前国内版权经理人的专业素质良莠不齐、以及对整个版权交易市场缺乏了解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版权贸易的发展和中国文化的输出。
“要更好推动中国文化走向国际市场,版权经理人一方面要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另一方面要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和市场需求,寻找中国文化输出的契合点。版权经理人要以开放的心态、国际的视野、创新的思维和灵活的手法,对本土文化资源和异域文化资源加以重新梳理和深入挖掘,对本国读者和海外读者的阅读口味加以认真调研和细致分析,找到民族特色与国际市场的结合点,为中国文化创造输出的土壤。”张万民建议。
此外,新媒体的诞生、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在给版权产业带来生机的同时,还对版权许可的法律秩序提出了新需求。“新形势下,对版权经理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做好宣传工作,让人们有强烈的版权和版权交易意识;还要相关部门出台版权登记、版权确权以及版权交易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此外,建立相关行业组织,并完善其联络、协调、服务、自律的功能性;再者,还可建立网上网下国际化交流交易平台,实现版权贸易程序的简单化和标准化。”张万民说到。
“不仅如此,建立规范化的职业资质审核机制和常态化培训平台,培养训练有素的职业版权经理人也至关重要。”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版权经理人、经纪人呈现年龄低、收入高、专业性强的职业特点,但良莠不齐的情况也普遍存在。为提高影视、图书、动漫、音乐等版权相关行业从业人员专业知识,培养跨界版权运营能力,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已经连续两年成功举办版权经理人、经纪人培训班活动。学员结业后,还获得了由中国版权保护中心、东方雍和国际版权交易中心等权威机构共同认可的资格证书。”
据悉,我国版权经纪人队伍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近3年来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目前,国家版权局已开始关注版权经理人、经纪人专业队伍的培养,并批准由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组织专门培训活动。
(姜旭)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网
声明:
•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电话:0757-88020183 QQ:97008018),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发布时间:2011-12-30 点击:4544 <<< 回上页